“欧盟总统”来访,释放重要信号
39岁当首相
1975年12月21日,米歇尔出生于比利时南部瓦隆大区(法语区)首府那慕尔市的一个政治世家。
他的父亲路易·米歇尔是比利时知名政治家,官至比利时外交大臣,1999 年被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授予“国务大臣”终身荣誉称号。后担任欧盟发展与人道主义援助委员、欧洲议会议员,2019年才卸任议员职务。
在父亲的影响下,米歇尔很早就对政治产生兴趣。他自幼喜欢阅读,成绩优异,高中学业是提前完成的,后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法律,20岁时就取得了律师从业资格,23岁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他曾在布鲁塞尔的一家律所工作了一段时间,其间曾参与处理一起二代北非移民贩毒案件,这起案件暴露了社会阶层分化、教育缺失对个人和家庭的负面影响。这让米歇尔强化了他投身政治,以此改变社会现状的想法。
其实,他的政治生涯很早就开始了。
1990年,他加入瓦隆-布拉邦省若杜瓦涅市自由革新青年联盟。1991年,他加入青年革新自由党,次年即当选党首并执掌该党7年。
其间,1994年,年仅19岁的米歇尔当选为瓦隆-布拉邦省议员,第二年任省议会副主席,1999年当选联邦众议员。2007年至2011年期间,他在联邦政府中担任发展合作大臣,先后效力于伏思达、范龙佩、莱特姆等多位首相。
2014年10月,米歇尔出任比利时新一届联邦政府首相,时年39岁,成为比利时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担任首相后,他曾在清晨走进布鲁塞尔的早市,挨家挨户走访商户,了解民情。
2014年12月的一天,他正在那慕尔市出席活动,4名女性示威者突然跑过来朝他身上扔薯条、喷蛋黄酱,大声喊:“米歇尔,请离开!我们拒绝财政紧缩!”
原来,他计划把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并推出减少公共开支等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不满。
由于事发突然,米歇尔来不及躲闪,薯条和蛋黄酱落在他身上。对此,他并没有慌张,直接穿着粘有蛋黄酱的西装上台演讲,开玩笑式地为“身上一股蛋黄酱的味道”道歉。
这种幽默感提升了他的亲和力。有一次,他在母校阿姆斯特丹大学发表演讲,讲到大学时买了一辆自行车,结果发现这辆车正是自己之前被偷的那辆,还自嘲这是“美好回忆”。
他也有强硬的一面。任首相那几年,欧洲国家频频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比利时一度成为欧洲恐袭的“策源地”,例如2015年11月中旬的法国巴黎特大连环暴恐案,恐怖分子就是在比利时筹备。
为打击恐怖主义,米歇尔对内保持高压态势,成立了由其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与美欧盟友夯实情报合作,派遣军用战机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
“我不是制造冲突的人”
2019年7月2日,经过长达3天、总共20多个小时的艰难磋商,欧洲理事会选举比利时首相夏尔·米歇尔担任新一届欧洲理事会主席(俗称“欧盟总统”),并提名德国防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俗称“欧盟总理”)。
· 米歇尔参加欧洲理事会主席交接仪式。
欧洲理事会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由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
虽说有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这些机构统一协调欧洲事务,但欧洲各国在很多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还时常争吵。米歇尔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协和各邦。
《自由比利时报》首席社论作者德伍斯泰尼曾评价米歇尔,“天生懂得调和,擅长处理各种微妙关系”。
2020年7月17日,欧盟峰会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召开,主要议题是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苏欧洲经济的7500亿欧元财政刺激方案达成一致。
会议原本打算2天结束,可实际大超预期。援助资金最初定为2500亿欧元用于贷款,5000亿欧元用于无偿拨款,扶持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的欧盟成员国。
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受疫情影响较大,急需资金支持,赞同该方案。而丹麦、瑞典、荷兰、奥地利、芬兰则提倡节俭,要求大幅减少无偿拨款的份额。荷兰首相马克·吕特提出,这7500亿欧元应全部为贷款。
法国总统马克龙十分气愤,在会上拍着桌子,说一些国家没有诚意,阻碍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他主张各成员国筹集资金补贴受创的成员国。
这时,米歇尔出面协调。最终,激烈的谈判持续了4天4夜才达成一致:3900亿欧元无偿拨给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3600亿欧元以贷款的形式发放。
7月21日凌晨,米歇尔宣布,“全体欧洲人艰难时刻的艰难谈判”最终落下帷幕。他戏称,这是一场“最终27个成员国全部获胜,但人民得益尤多的马拉松”。
2021年4月,他又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
那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首都安卡拉会晤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议室中间只摆了两把座椅,埃尔多安与米歇尔分别就座,这让冯德莱恩不知所措,站在一旁“呃”了一声,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里。随后,冯德莱恩被安排就座于侧面沙发上。这显然有失外交礼仪。
米歇尔事后谈到此事时说,现场照片让人感觉他对冯德莱恩当时的处境漠不关心,但那并非事实。“当时,尽管意识到现场局面令人遗憾,我们依然决定不把事情闹大。”
可事情还是闹大了。现场照片和视频传到网上,受到一些国际政要的批评。他们认为,既然两个人都到场,就应该享有相同的礼节等级。
米歇尔赶紧圆场,多次通过媒体发声。在接受法国《回声报》采访时,他说:“我对发生的事情深表遗憾。我从这件事发生之后一直睡不好,这个场景在我脑子里重播了150遍。现场一切发生得太快。如果我当时作出更引人注意的反应,可能发生的不只是礼仪事故,还会出现外交事故,进而毁掉已进行数月的紧张工作。”
对于他和冯德莱恩处不来的猜测,他予以否认:“我们一起作出了很多关于经济和卫生的重要和艰难决定。如果没有机构间极好的配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不是那种制造冲突的人,我一直在寻求折衷。我一直在个人和机构之间架起桥梁。”
几番努力之下,这场风波逐渐得以平息。
这不是米歇尔第一次来华。
2010年4月,中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时任比利时发展合作大臣的米歇尔第一时间发表慰问声明并关注救援进展。
2013年4月,他以比利时法语革新运动党主席身份来华出席中欧政党论坛,曾访问苏州和北京,表示对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印象深刻,愿积极推动中比政党间友好合作,扩大党建及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2016年10月,米歇尔在两国建交45周年之际访华,表示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符合欧盟利益,致力于推动建立高度互信、互利合作的欧中关系。
· 2022年4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今年这次访华,有三方面的背景。”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少华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第一,欧盟2019年出台政策文件《欧中战略展望》后,每年都会有对欧中关系做一个评审。今年10月,欧洲理事会就对华政策进行了一次充分的、全面的讨论。米歇尔的访华代表了这个讨论的一个结果。
第二,最近欧盟成员国层面在对华问题上有一些新的动向,如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华,以及接下来G20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欧盟几个成员国领导人之间的双边会晤。米歇尔访华,代表着欧洲对华政策的一种共识。如果只是成员国唱主角的话,欧盟会有一点被边缘化的感觉。
第三,美欧之间近来出现一些分歧,尤其是在经贸领域,欧盟内部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有很大争议,欧盟官员担心,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绿色技术的补贴规定包含歧视性要求,这些措施可能不公平地促使欧盟企业迁往美国,并违反全球贸易规则。米歇尔在此背景下访华,表明欧盟也是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此行释放的最重要的一个信号是,欧盟还是奉行多面性的对华政策:在经济上反对脱钩,在政治上反对冷战,军事上安全上反对对抗。欧盟的‘三分法’是多面性的,不像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一面性。有的欧洲国家希望把重点放到对抗上,但这明显不是现在欧盟的共识。今年10月的讨论认为,‘三分法’还是有效的、适用于对华政策的。”严少华说,米歇尔访华代表了欧盟主流的对华政策态度,这也是在做给美国看。
严少华认为,米歇尔很年轻,还希望有所建树。对欧盟来讲,在对俄罗斯问题上,很多人想有所建树,但有心无力。在对美问题上,主角是美国,欧盟更多是跟着美国走,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地位是不对称的。在对华方向上,欧盟还是希望展现出一定的智慧和勇气,也有更大的余地。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睿 凌云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